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商品購買上限為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1.謬斯閱樂:《貝多芬失戀記-得不到回報的愛》
友情、親情、愛情,真心付出的愛若是得不到回報,對誰都是椎心之痛。平凡如我們皆是,偉大如貝多芬亦然。本書主要根據一位女性,芳妮.吉安那塔希歐的日記與信件為本,從親密友人的角度呈現出貝多芬生命中幾個重大事件的近距離觀察,帶領讀者體會他與姪子卡爾間親情的執著與苦難、他孤獨生命中幾段無疾而終的戀愛故事,解析他的藝術思維與生命歷程、感受其創作背後的生命哲學,從而對他的音樂發掘出更深體會。
2.音樂藝開罐: 萊茵歌劇院總監的狂想(林采韻)
十二月五日在德國萊茵歌劇院──杜伊斯堡劇院(Theater Duisburg)由台灣劇場導演黎煥雄執導,梁若珊擔任舞台設計、賴宣吾出任服裝設計、王俊傑設計影像的普契尼《杜蘭朵》將進行首演。這是此劇一九二六年在史卡拉歌劇院於指揮托斯卡尼尼麾下面世至今,台灣導演首次有機會在國際歌劇舞台上,去打造一個可能傳世的杜蘭朵版本。
為什麼《杜蘭朵》重要?為什麼她那麼特別?因為它是歌劇史上,唯一一齣以中國題材「流行」於世的歌劇作品,也是戲劇男高音(卡拉富王子)、戲劇女高音(杜蘭朵)、抒情女高音(柳兒)奠定職業生涯的重要印記,更不用說《公主徹夜未眼》、《你那冰冷的心》等百年穿透人心魅力不墜的詠嘆調。
3. 林衡哲音樂札記: 榮獲文藝復興國際音樂大賽作曲金牌獎的黃令先
正如狄更斯在小說「雙城記」中所言:「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二○一五年的台灣樂壇,對作曲界而言,這是最壞的時代,因為台灣二位最具國際聲望的作曲大師:蕭泰然和馬水龍分別在今年的二月二十四日和五月二日離開了我們,他們二人都分別為台灣留下了極豐富而多釆多姿的文化遺產;但是對演出界而言,二○一五年是台灣最好的時代,就在基隆作曲家馬水龍逝世當天,也是生於基隆的莊東杰,獲得了指揮界的奧林匹克大賽:丹麥馬爾科指揮大賽首獎,二個月之後的七月二日,台灣小提琴家、只有二十歲的曾宇謙贏得莫斯科舉行的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的銀牌獎,這是台灣音樂史上第一次有人入圍柴可夫斯基大賽前三名,因此特別難能可貴。莊東杰和曾宇謙的得獎,國內媒體都有大幅報導,唯一被國內媒體忽略的是:榮獲亞美尼亞舉行的「文藝復興國際音樂大賽」作曲金牌奬的黃令先女士。
出版日期:201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