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商品購買上限為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當月特企
永恆的合唱-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1824年5月7日,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演,即便當時就獲得相當大的好評與迴響,連貝多芬本人都未必料到的是,經過快200年後的今日,第九號交響曲依然是古典音樂舞台中最受歡迎的曲子之一,甚至在很多地方──尤其是鄰國日本,更將他視為「歲末」必演曲目。即便沒有現場演出,第四樂章的《歡樂頌》應該也是世界各地跨年煙火時,最常出現的配樂之一。追根究柢,或許正是因為此曲的「慶典感」與「力量感」,才讓它特別適合在「迎向未來」時。被挑出來聆聽吧!
編者的話
「青天高高,白雲飄飄……」相信很多人接觸到《歡樂頌》的旋律,皆是來自這首套上「郊遊感」歌詞的童謠(不過第三句開始是什麼?似乎從沒認真記得過……),小時候也連帶讓我以為貝多芬原曲是這樣的兒歌──一直到認真聽了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合唱段落時而萬馬奔騰、時而神聖高亮,才體會到自己一直誤解了這首「世界名曲」,也立刻迷上這千變萬化的第四樂章,蒐集了好一陣子版本。
MUZIK No. 126閱讀焦點
1.音響遊樂園:音響可以人工智慧嗎?(劉名振)
這幾年越來越多高級音響也標榜可以輸入各種參數或者用麥克風測量測試訊號,用DSP自動運算來改變聲音,以達到最佳重播音質。這不禁讓我想要討論一下:人工智慧是否真有可能對音響再生品質產生幫助?
2.洞悉.臺中國家歌劇院:人性能夠如何科技?(王凌緯)
如何重新與物件和技術產生連結——或是重新連結物件與技術,便是構想身體如何在舞台上重塑一門新的表達語言、進而向觀眾傳達各種新的感受時,所需思索的面向。
3.音樂進行式:自.我角度,真實追尋(陳安駿)
隨著2017步入尾聲,12月的舞臺上已然滿溢著年節的氛圍,歲末樂聲及時揭下的舊符,正待來年的新桃相替。不過在通行傳統夏曆的華人文化區,元旦只是熱身,所謂「來年」的重頭戲,還看春節之後......
出版日期:2017/12/1